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中西医联合治疗小儿肾病方式

分类:医学职称论文 时间:2016-03-17

  中西医中对小儿肾病的治疗中有什么好的技巧呢,应该通过什么方式来加强对现在临床医学治疗呢?本文是一篇医学论文。本临床研究基于中医的传统理论,通过对比研究分析了中西医联合疗法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发现其能显着提高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有效率,降低常规西医疗法的治疗无效率,同时还可显着改善多种疾病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证明了中西医联合疗法综合使用对小儿肾病综合征会有更好的疗效,具有良好的推广意义。

  摘要:肾病综合征是小儿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种,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明显水肿。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病理研究认为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是导致上述症状的重要原因。中医观点认为,小儿禀赋不足,久病体虚,外邪入里,肺、脾、肾三脏亏虚是发生本病的主要因素,此外,该病属于水肿范畴,在致病因素作用下,脾肾受损,健运失司,气化失调,三焦壅塞,水道不利,水邪泛滥而成。本病以湿热、肾虚者居多,依中医辨证可分为湿热蕴结型、脾肾阴虚型、肝肾阳虚型,治疗则应以健脾益气为主,辅以清热、补肾、利湿等法。本研究在强的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法,进一步探讨了其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肾病,临床治疗,临床论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照《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关于“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6],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的7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33例,平均年龄(8.16±0.13)岁,平均病程(11.7±2.1)个月。两周内于院外接受治疗,对治疗药物过敏或依从性差,有先天性疾病的患儿均不予以纳入。将上述72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龄(8.04±0.27)岁;对照组男18例,女18例,平均年龄(8.28±0.31)岁。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予以中医辨证法联合强的松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强的松治疗。强的松用法:2 mg/(kg·d)连续使用8周,若4周内尿蛋白出现转阴,则自转阴后继续巩固治疗2周后开始减量,转为隔日2 mg/(kg·d)早餐后顿服,使用4周后每2周减量直至停药。中医辨证法:湿热蕴结型:健脾益气,清热利湿,茯苓30 g,山药30 g,车前子20 g,泽泻10 g,滑石15 g,大腹皮30 g,益母草30 g,猪苓30 g,白茅根30 g,土茯苓30 g,连翘15 g,水煎服,2 次/d。肾阴虚型:健脾益气,滋阴利水,黄芪30 g,益母草30 g,山茱萸10 g,山药20 g,泽泻10 g,大腹皮30 g,生姜皮20 g,茯苓30 g,女贞子20 g,薏苡仁30 g,旱莲草20 g,玉米须30 g。肾阳虚型:健脾益气,温阳利水,黄芪20 g,益母草30 g,菟丝子15 g,仙灵脾15 g,大腹皮30 g,茯苓皮30 g,竹叶20 g。治疗6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种疗法有效率的差异及实验室指标改变情况。

  临床论文:《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以反映我国肾脏病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报道国内外有关的学术活动为主要办刊宗旨。及时报道肾脏病的研究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对促进本学科研究和临床应用有很大的价值。遵循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并重的办刊原则,为广大读者提供最及时、最实用的肾脏病新进,努力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读者对象和范围为国内儿科尤其是肾脏病专业的医师、医学科研工作者、高校教师以及研究生。2007年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携手推动医药信息服务,该刊电子版已独家授权万方数据来实现其数字化服务推广。

中西医联合治疗小儿肾病方式

  1.3 疗效评价标准

  完全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血白蛋白正常或接近正常,尿蛋白定性为阴性,24 h尿蛋白定量小于0.2 g;显着缓解:临床症状体征及血白蛋白显着改善,多次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小于1.0 g;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及血白蛋白有所改善,多次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小于3.0 g;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显着改善,尿蛋白含量 血白蛋白较治疗前无显着改善或恶化。总有效=完全缓解+显着缓解+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实验室各指标比较

  治疗6周后,两组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两组患儿经过6周治疗后,完全缓解率、无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中医认为肾病综合征属水肿范畴,表现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早期以脾肺两虚表现为主,中后期则以脾肾虚亏为主,这些多与患儿先天禀赋不足,后天护养失宜相关[7-8]。中医观点认为,脾主运化升清降浊,脾虚时其化气行水功能减低,从而导致周身水液泛滥;此外,肾气虚弱可致开阖不利,精微物质外漏,水液内停,故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及明显水肿[9]。因此,尽管中医主张分期辨证施治,但整个治疗过程应以健脾益气为主,另外存在水湿停聚之证,还应兼顾利湿。再者,针对肾阴、阳虚,还需注意滋阴温阳[10-11]。方中山药健脾胃、益肺肾;茯苓、土茯苓、薏苡仁健脾利湿;大腹皮宣肺消肿;车前草、泽泻、猪苓、生姜皮、玉米须利水渗湿;滑石、白茅根、益母草、连翘、竹叶利尿清热;黄芪主治气虚,利水消肿;山茱萸、女贞子、旱莲草、菟丝子、淫羊藿补益肝肾。

  在传统西医治疗中,激素可通过抑制炎性反应、免疫反应、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影响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而发挥其利尿消除尿蛋白的疗效,故强的松激素被用作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主要治疗药物,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12-14]。但激素为阳刚之品,易致热毒内盛,从而邪热伤阴,对于肾阴虚型患者,更易加重损害[15]。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在激素应用基础上加用解热、除湿、滋阴方剂,可增益强的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16-17]。本研究发现,采用中西医联合疗法的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50.00%)显着优于单用西医疗法的对照组(30.56%),在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91.67%)显着同样优于对照组(72.22%),治疗组无效率(8.33%)显着低于对照组(2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肾病综合征患儿采用相应治疗6周后,治疗组各指标值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