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农作物秸秆新管理方案有哪些呢,要如何来促进现在农业新科技发展技巧呢?本文是一篇农业论文。目前,全省每年食用菌生产面积4.6万m2,消化秸秆量约占总量的2%;秸秆育苗基料、花木基料、草坪基料产业也在快速发展。基料化利用虽然总量很小,但秸秆效益很高,如肥东县食用菌生产企业秸秆收购价达500~600元/t,成为农民增收的好路子。
摘要:安徽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基地,农作物的秸秆资源非常丰富,作为主要的农业副产品,其可用作饲料、燃料、工业原料、生物基料等。但受消费观念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多年来,一部分农作物秸秆被弃置或者露天焚烧,使“资源”变成“污染源”,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因此,加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农林科技,农业论文
1 安徽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2012年安徽全省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762.33万hm2,秸秆总量为4 443万t,其中主要农作物秸秆利用量2 594万t,占总量的58.4%。具体利用情况见表1。
1.1 肥料化利用
作为秸秆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秸秆还田可以优化农田生态环境,改善土地物理形状,提高土壤养分水平,从而促进作物增产。全省秸秆还田量约为1 066万t,占秸秆总量的24%。可供还田的秸秆主要是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秸秆等,还田的形式有机械粉碎还田、人工抛撒还田等,其中机械粉碎还田主要集中在皖北地区,以小麦、玉米秸秆为主,2012年全省机械粉碎还田面积达到了104.67万hm2,占机收农作物面积的21.4%,消化秸秆量为628万t;秸秆人工覆盖还田和堆肥,主要在合肥以南的地区,以水稻和油菜秸秆为主。
农业论文推荐:《安徽农业科学》,《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
1.2 饲料化利用
饲料化利用以玉米、大豆、花生等秸秆为主,作青贮饲料,约占秸秆总量的6%。近年来,安徽养牛业发展放缓,特别是一家一户养牛量大幅下降,致使秸秆饲料化利用率大幅度下滑。
1.3 能源化利用
一是生物质发电。2012年全省通过发电消化利用农作物秸秆量为178万t,占秸秆总量的4%。目前安徽省已经建成并运转的生物质电厂8座,累计装机规模21万kW,发电量11亿kW·h。另外有6座生物质电厂在建。从经营情况来看,各生物质电厂普遍存在亏损问题,主要是除国家补贴政策未及时到位外,秸秆收集、运输、贮存问题导致成本上升,进一步吞噬了发电收益。二是工业和民用燃料利用。2012年全省工业锅炉燃料和民用燃料共消化秸秆量约728万t,占秸秆总量的16.4%。其中,工业锅炉燃料消化秸秆量16万t,农民炊事用燃料消化秸秆量712万t。从秸秆压块看,由于加工用地、用电及投入等原因,安徽省秸秆压块企业较少,规模不大,推广不快。根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现有较大型固化成型企业6个,小型固化站22个,年加工秸秆16万t左右。从秸秆制沼气来看,与江苏、河北、江西等省秸秆制沼气消化秸秆量都达到了30%以上相比,安徽省的发展则明显滞后。
1.4 原料化利用
2012年全省造纸、板材等工业利用消化秸秆量266万t,占秸秆总量的6%。其中,秸秆造纸是安徽省传统的消化秸秆项目,由于污染问题得不到解决,目前已基本停产;秸秆人造板、秸秆木塑、秸秆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目前在国内尚处于落后水平;阜阳等地已有企业利用秸秆生产活性炭,但未量产,消化量非常有限。
1.5 基料化利用
总体上看,安徽省2012年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为58.4%,比全国低12.6个百分点(2012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为71%),比山东、河北省分别低14.2、21.6个百分点,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差距较大,潜力也很大。
2 安徽省农作物
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秸秆焚烧丢弃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尽管近年来全省各地连续下发文件,严令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农作物秸秆焚烧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地市仍相当普遍,秸秆丢弃现象也不同程度存在。据测算,未被利用的秸秆占秸秆总量的41.6%,其中就地焚烧的约占未被利用秸秆的60%(其中:麦秸占就地焚烧秸秆的76%以上)。秸秆焚烧与丢弃,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土壤肥力,还占用大量土地,阻碍交通,影响农村环境卫生。
2.2 产业化带动力不强
一是秸秆利用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目前,秸秆综合利用投资较大,获利较少,导致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数量少、规模小,龙头型、骨干型企业很少。二是农民收集秸秆的经济性较差。根据调查,农民准备收集利用麦秸,需将麦茬高度留在10 cm以下,则机收时需多付农机手225元/hm2,收集秸秆的工价为750元/hm2,秸秆收入1 200元/hm2,则收益仅为225元/hm2,农民收集秸秆缺乏积极性。三是社会投资秸秆开发利用的积极性不高,企业收购秸秆成本为350元/t,实际销售价格是400元/t,获利有限,且项目融资难,制约了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的发展。四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一些新型技术尚不成熟,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等在农村推广存在一定障碍。
2.3 秸秆收集、运输、储存比较难
农作物秸秆的品种多样,具有生产时间的季节性和生产区域的分散性,导致运输成本高,储存难度大;收获的季节性强,夏收时从收割小麦到播种玉米或水稻,一般只有20 d左右的时间;秸秆收集时由于各种设备的不配套,造成其收集贮运的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成为秸秆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