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新应用发展模式有哪些呢?如何来促使现在语文教学的新改革发展呢?本文是一篇语文教学论文。通过在高中语文教育中,该年龄阶段特征的学生处于青年期,由于占主导地位的主要是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而具体形象思维做支柱,所以在高中语文的教育中必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总结以上,首先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多读课外书,做好笔记扩大词汇量,丰富不同风格时代不同地域作家的写作风格,从源头上做起、抓起。把基础打牢奠定写作的基础,勤于动手多训练,丰富写作经历。
摘要: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高中语文教育是语文作为母语这一教育领域的重要范畴,社会发展时代要求对当今高中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语文这门学科中去挖掘语文的独特魅力,从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的语文,源于生活又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因此,语文教育应面向学生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高中语文教育应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学习领域要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的结合起来,学习过程要动脑、动口、动手相联系;学习程序遵循字、词、句、章和语法全方位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高中学生在语文教育领域能够接受全方位的语文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育;教育领域;提高素养,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自如运用语言能力,能够写出文通字顺的文章,对文学作品理解能力的人,但是在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教育的普及以及应试教育升学的压力,使之语文素养质量出现下滑,使得语文教育在整个教育领域中面临一定的危机。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养成正确的语文教育观。使我们的母语在不断发展提高的过程中发挥有效作用,以之适应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但是现在的学生学习是用来应付更多的考试,没有认真阅读原文,缺乏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不愿意动脑,怕动手就显得训练不出精妙的话,写不出华丽的文章;甚至受到英语等外语的影响,掌握的知识也不中不西,不通今亦不博古,从基本的文学素养上就达不到要求,部分学生重知识、轻素质。这样的文化危机是很可怕的,也算是教育的失败。这就要求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提高警惕,从教学过程中就要弥补学风空疏,真正实干才能兴邦。
语文教学:《语文天地》,《语文天地》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自创刊以来,以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为主题,坚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读"的理念。语文天地内容详实、观点新颖、文章可读性强、信息量大,众多的栏目设置,语文天地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语文天地并获中国优秀期刊奖,现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如何激发起高中学生对语文这个母语的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强烈愿望,这也是提高高中语文素养教育能够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只有使语文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相统一;与动脑、动口、动手相联系;字、词、句、章和语法等各个要素要全方位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从“字”的学习来看,扎实基础、遵循规矩
有人认为:“汉字的学习只属于小学和初中低年级教育阶段的范畴”,事实并非如此,高中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相当数量的汉字,但是汉字始终是写作、阅读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基础。应该如何在“字”的教学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我觉得首先是咬定每字不放松;其次字放位置多琢磨;再次美文之基汉字美,我觉得必须做到这几点,从这几点来扎实基础,遵循规矩。
(一)咬定每字不放松
文字只用来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他从属于语言,他的诞生,是我们祖先由蒙昧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字”是构成句子的最基本,最小单位的元素,作为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的语言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古考的语言之一。其音、形、义体系的丰富与绝妙,本身就已蔚为壮观,堪称奇迹。为了探索其中的奥妙,我建议语文老师除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示范性阅读的指导之外,要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对“字”专项训练,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大部分学生的普通话由于从小受方言的影响,发音不标准在所难免,经常出现一些习惯性的错误,“z、c、s”和“zh、ch、sh”混读的现象,如:把“老师laoshi”读成“laosi”;n、l”不分等,这些基本的错误不能视而不见,遇到不会读的生僻子,如:瓮牖(yǒu)、黼黻(fǔ)(fú)、庑(wǔ)、袂(mèi)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老师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都很深,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学校教育领域中,语文教师要主动引导,起着示范性和榜样性的作用,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用环境来感化人。
(二)字放位置多琢磨
语文中的字从来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其活跃的社会因素,学生在阅读及写作过程中对“字”的运用理解,发挥想象勇于创造,要把“字”带到句中去理解,从而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深刻理解作者的用意,理解不同地域不同社会成员的语言习惯、语言心态和语言审美取向。比如高中二年级课文湘西沈从文的《边城》这篇课文,许多常用的“汉字”,理清文章结构的同时为本文画龙点睛,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犹如看3D电影一般带到那个画面中。做到语文教育与智育相结合。人们总结汉字有“五难”,即难认、难记、难写、难读和难用,尤其是以表音体系语言为母语的人更认为汉字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
(三)美文之基汉字美
“语文之基文字美,美文之基汉字美”。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美的语言之一,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科学的文字,同其他文字一道属于人类语言符号系统,中国汉字不仅具有形态之美、结构之美,还具有气韵之美以及意境之美。
中国的汉字体现了中国五千年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文字的书面表达形式美文,他是作者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作者思想、观念、情感的自然流露,人们要真实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愿望,必须通过语言交际表达出来,在用文字记录得以保存,是人类进化史上伟大的飞跃。不同结构的语句安排,使人们的想象力得以充分的发挥。写作就是通过严谨的构思,把语言在科学的框架下组织起来,塑造出精辟的文章。汉字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汉字经历距今3300年前殷商时期的龟甲野兽骨上甲骨文,周代铸在青铜器上的金文,通行于春秋时期秦国的大篆以及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推行的标准字体――小篆;再到后来的隶书,萌芽于西汉,成熟于东汉末年,流行于魏晋以至于我们今天通用的楷书。
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教育和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汉字之美,中华民族特有的书法搭配组合技巧,使汉字的整体结构主次相应,疏密相间,映带得宜,相偎相依,体现和欣赏汉字的形态与结构之美,进而从中会晤出汉字的气韵与意境之美,用每个“美”汉字的巧妙运用来描绘出美丽的文章,要认识到音乐美对语言的重要性,达到语文教育与美育的结合。
二、从“词”的学习来看,注重理解、追求卓越
(一)词意理解是先基
汉语中最小的意义单位是语素。比语素高一级或者说大一点的意义单位便是“词”。词是通过积累的,“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量变是质变的基础”。每年语文高考试题中对字音、字形、字义都通过各种各样形式进行考查,能够完全正确的做出这三方面的题目,说明学生整体的语文掌握都很高,也说明语文教育中语文素养高。在高中语文课本选入了大量的古诗文言,在有些学校还开设了《唐诗宋词(选读)》和《史记(选读)》等选修课。学习古诗文,掌握常见的实词、虚词等基础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对字词的正确理解是把握文章内容和思想情感的第一步,所以学生必须大量积累字词基础知识。高中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学习文言知识的基础,在高中阶段,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如此,学生对古诗文中的字词学习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过来也能促进对现代字词的理解。而且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汉字不仅是一种语言符号,它的音形义中更包含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内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语文焕发出令人瞩目的青春。
(二)课堂训练来补充
在“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和背诵名篇名句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用,良好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学与教的完美结合,如:文中的关键词和重点句式在教学中就要选择合适的关键词发,抓重点、抓关键,更要抓住这些重点词句在传递情感中的重要性,并做一定的课堂训练,如:尤其是黄昏时分,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宛如船歌的一串琶音,而那银灰、淡紫的tíngtíngyùlì____的树干,排列得整整齐齐,y?utiáobùwěn____。清风徐来,树影pósuō____,花园里充满了sūsū____的声响《肖邦故园》。阅读时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动万分,产生共鸣,使这些词语成为学生语言世界的一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开展随堂练习,补充学生之前基础的不足,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假如句子里词语的位置放的不妥,造成句子结构混乱,会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
(三)课外积累求卓越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很多人在阅读的时候走马观花,大多选了辞藻就被浏览中被忽略了。如学习一首写得极富意味的小诗《家》:“家是一顶帽子,离家的浪子,下雨时,最先淋湿的是头发。”
在这里作者巧妙得利用了“家”和“雨中的帽子”的神似,将浪子的乡愁赋予一顶帽子上。所以我们应当多做课外阅读,多积累一些课外知识。汉字是用来表表情达意的,在自己的创作中,要充分运用词的形象性,做词语的锤炼。在文学创作和日常表达中,应注意每个词语的选择,即所谓的“借一字之功使满篇皆话”。
高中学生要增加自己的阅读量,扩大自己的词汇量,从而开拓自己的创作视野,从中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所以,我们语文教学中,语言的运用应当充满艺术性和美感,古今中外有多少文人墨客为达到语言的美而不懈努力,毕生追求,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走出教材、走出课堂终身发展,我们今天也应如此,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从“句”的学习来看,反复练习、脱口出章
语文是由语言和文字组成,句子是比较比较完善的语言单位,句子能够传达一个简单的信息,能独立完成一定的交际交流任务,所以,句子是语言运用单位。学习句子过程反复练习,尝试背诵。这样的做法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老师和学生去学习的。学习过程中,应当眼、口、手互用;有意与无意相结合;做肯定性训练。
(一)眼口手脑互相用
我们在学习这个语言单位的时候未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应眼口手脑相互作用,并弄清楚句子的结构规律。就句子类型而言,复句与单句是相对而言,认识复句,首先要和单句划清界限,在单句的比较中,明确复句的特点和他们的相对性。如:
风轻轻地吹着四处飘飞的柳絮。(单句)
风轻轻地吹着,柳絮四处飘飞着。(复句)
以上两句用词无多大出入,而从表意内容上看,单句表达的只是一个单一的判断,复句表达的是两个判断。
(二)有意无意相结合
文章有不同的基调,这与文章的文体、篇章结构,以及句式表达方式的不同都有很大关系。单句从句式上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根据语气特点来考察,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复句在结构上表达的是句子的符合意义。我们在学习句型句式的时候应该采取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相结合的方式。
(三)作肯定性的训练
结合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高中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掌握教学的实施步骤、优化教学环节;根据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展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对学生作肯定性训练;学生根据个体差异并结合实际,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知识,遵循高中生语言学习规律,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