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经济发展中新管理方针有哪些,通过对社会各界对统计数据也更为关注,特别是一些敏感统计指标,如房价、CPI、平均工资,公布后往往会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或质疑。社会公众对统计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监督力度在不断加大,要求统计更透明,更科学,更有公信力。这些都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是一篇经济论文。
摘要: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统计工作也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更加主动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及时的统计服务,以彰显统计工作应有的作为。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新业绩;统计工作,经济论文投稿
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统计部门适应新常态,采取新举措,引领新常态,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创造工作新业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网推荐:《中国经济信息》,《中国经济信息》以国内外宏观经济预测,行业形势分析和实用信息为主要内容。提供的信息充分体现权威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可以帮助你了解中外经济大趋势,掌握行业和地方的经济动向,捕捉并把握您发展的机会。
一、新常态对统计工作的新要求
1.1新常态下统计工作更加被关注
进入新常态下,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对统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统计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统计工作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这对基层统计工作来说,既是动力,又是压力,更是责任。
1.2新常态下统计数据更加受依赖
新常态下,科学认识经济形势,准确判断未来走势,需要统计数据来监测和支撑。然而,一些传统统计数据,如生产总值、投资、消费等,可以看到经济发展宏观“全景”,却难以看清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微观“细节”。这对统计数据和监测指标体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统计要更加全面。统计数据的整体性要提高,不仅要重视系统内的统计数据应用,更要重视部门数据的综合运用,加强外部数据的协调沟通和系统数据的全面整合,通过更加全面的数据,尽可能客观反映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态势。
二是数据要更为可信。统计数据要能更为真实反映速度、结构和效益的变化,切实反映经济发展的成效。对于确实发生萎缩的行业、企业数据,要坚决据实反映。
三是信息要更加快捷。统计信息的及时性要增强,滞后的统计信息,即使再准确,实用性也会大打折扣。能对外公布的数据,要通过月报、年鉴、网站等平台及时对外公布;对需要控制知晓范围的数据,也要通过系统内部途径及时予以公布。
1.3新常态下统计服务更加需优化
统计人员要努力学会换位思考,寻找工作的创新点和突破点,更好服务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党政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参考依据,为社会各界观察经济、了解情况提供信息咨询和优质服务。
二、新常态下统计工作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1)统计渠道不够畅通。由于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而根本的变化,产生了多种经济成份,也随之而显现了多元化利益格局的现状。社会各界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和态度千差万别,造成统计渠道的梗阻;
(2)统计本身抗干扰能力较弱。我国统计法规定政府统计部门的数据是法定的数据,具有权威性,但因为各级政府采取对所辖行政单位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定期通报、排位等办法,使其所发辖下级政府千方百计争取排位靠前。同级统计部门收集汇总的统计数据,往往难于适应这些种需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受到严重的影响;
(3)基层统计力量与统计工作任务不相适应。从现行我国统计人员配置来看,存在着“上重下轻”的现象,越到下面人员配置越少。从县级统计局来看,1名专业统计人员往往需要应付地市统计局多个处室的工作量,而乡镇只有一人,大的乡镇也仅二人而已。基层统计力量十分薄弱;
(4)统计人员自身素质与日益复杂的统计工作任务不相适应;
(5)统计物质条件与统计工作任务的矛盾突出。县乡统计经费不足,也正日益严重制约统计工作的发展;
(6)统计服务水平不高。统计部门服务产品不多、质量不高、精品更少。
三、新常态下创造基层统计的新业绩
坚持法治立统、改革兴统、科技强统和服务塑统,加快建成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相适应的现代化服务型统计。
3.1坚持依法治统
抓好统计工作,法制是最有力的手段。牢固树立法治思维,一要严格执行统计法律、法规。认真学习和牢记《统计法》,以《统计法》规范统计行为,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职权。二要加大统计执法、巡查力度。对不按统计制度要求报送统计报表资料的单位或个人以及重大数据严重失真、差错率较大的报送主体进行重点检查,对典型的统计违法案件予以曝光,严守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四条红线”。三要扎实推进统计诚信企业建设。认真贯彻《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信息公示暂行办法》。对诚信企业严格把关,动态管理,建立统计诚信企业进入、退出机制。
3.2坚持改革兴统
适应新常态,服务新常态,以改革为动力,大力统计调查和指标体系改革,以“四大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健全评价体系,积极利用大数据监测社会经济发展。加强前瞻性指标监测。如企业用工需求、订单增减、企业家信心指数、企业景气调查指数等指标,对判断经济趋势十分重要,要重点加强监测分析。加强新业态指标监测。结构转型、创新驱动是新常态下的新趋势,因此要有的放矢地加强现代产业体系、电子商务、生产性服务业等新业态指标的监测。有条件的可以尝试构建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等监测指标。加强效率性指标监测。更加重视经济发展效率,是新常态区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关键所在。如重点加强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企业利润率等效率指标的监测分析。
3.3坚持科技强统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驱动统计创新的重要动力,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大统计信息化建设力度,基本实现计算机专机专用,专用资料专用打印设备,统计内外网专用线路并及时更新,按标准建设视频会议室、计算机房,达到统计工作微机化、统计资料电子化、统计报表网络化;二要加强大数据开发、利用,努力建设统计数据采集第2轨,打造统计数据双轨并行,交流融合;三要强化数据管理。建立科学数据资源管理技术和全面质量控制流程,严格管控数据的收集、管理、使用和发布,加强数据安全防护,有效控制数据安全风险。
3.4坚持服务塑统
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反映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进程。一是加强经济分析研究,准确把握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和规律,强化宏观经济运行统计监测,提高监测水平,及时发现、准确反映经济运行中一些苗头性和趋势性问题;围绕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龙头产业、生态县市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选题,充分利用统计数据优势,进行深入挖掘,要更加注重结构分析、对比分析、差距分析,寻找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二是积极服务调查对象。利用统计数据和统计专业手段,分析研究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行业、产业形势,为调查对象提供咨询。三是开拓服务社会公众领域。强化统计公开透明,第一时间发布统计数据,深入解读诠释统计公报和社会热点。加强统计内、外网的在线服务和互动交流,强化统计资料开发,不断扩充数据发布内容,加快构建文字、表格、图形等多样化统计产品体系。以优质的服务满足各方需求,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从而赢得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赢得公众对统计工作的理解和信任,更好的支持配合统计工作,构建现代化服务型统计工作新格局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