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体育教学的新改革管理中的步骤有哪些呢,通过什么方式来加强对体育教学的新应用呢?文章是有关体育教师的论文。
摘要:体育教学效率与体育教学效果及体育教学效益紧密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有效体育教学内涵的三维立体框架,因为无论是学生在体质健康促进、运动技能习得、体育情意养成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还是学生的体育学习收益,都必然要体现为一定的教学投入与学习收益之比。体育教学投入主要包括体育场馆建设、体育课时设置、师资队伍配备,以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付出时间和努力,而学生的学习收益主要包括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育文化素养的习得等方面的积极变化。在我国,体育教学效率是一个亟需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的问题,因为从体育课的开设时间、整个学校体育工作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看,学生的体育学习收益普遍没有达到预期的效率。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管理,体育教师职称论文
1 有效体育教学模式要义解析
1. 1 有效体育教学的实质内涵
1. 1. 1 体育教学要重效果
效果是指"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 : 教学效果| 效果显着。"[1]有学者认为,"教学效果是指教学活动的结果,它考察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取得某种结果,达到某种目的,满足某种需要,这样才能认可教学活动有效,这是有效教学的第一要求。"[2]
论文网推荐:《中国体育教练员》,《中国体育教练员》(季刊)创刊于1993年,是由上海体育学院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科教部主办的体育杂志。杂志以体育教练员、直接为运动训练服务的科研人员、运动队管理人员、体育教师、广大体育爱好者等为读者对象。其内容主要有教练员的经验总结、国内外先进训练理念和方法的介绍、大型赛事总结点评等,融学术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综观有效教学的研究成果,普遍认为"有效果"是评判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第一维度,所谓有效果,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获得了进步和发展。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不同课程对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有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在有效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中,不同课程需要进一步厘定各自课程与教学有效性的实质内涵。
从学生主体需求、社会发展需要、体育学科特征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来看,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强调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因为强身健体过去是、现在依然是、将来必然还是体育教学的内在追求,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现状下强调体育教学的健身效果显得尤其重要。其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应该重视学生在运动技能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因为运动技能的习得既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其它学习方面的重要途径,同时,较高的运动技能水平也是学生激发体育兴趣、形成体育习惯、养成体育生活方式的重要条件。第三,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还应重视学生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因为体育教学对学生优良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有着独特的优势。
1. 1. 2 体育教学要好效益
有效益是评判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第二个维度,有效教学不仅强调教学要有效果,即通过教学学生获得了进步和发展,而且注重教学要有效益,即这种进步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有效果强调的是学生学到了东西(有结果) ,有效益强调的是学到的东西能够为学生所用(有益处) .教学效益指的是教学及其结果与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求是否吻合以及吻合的程度如何。"是否吻合"是对教学效益质的规定,"吻合程度"是对教学效益量的把握。教学效益强调的是教学及其结果的合目的性、合价值性。[3]
一方面,教学活动要注重个人效益,体现"生本教育"的思想,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教学活动要注重社会效益,服务于社会良性运行和科学发展的需要。
在强调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基础上,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注重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获得的进步和发展是有益处的。如果说体育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的话,那么,体育教学效益则具有鲜明的相对性,因为相同的体育教学活动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甚至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其教学价值有可能是不相同的。如果漠视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无视学校之间的差异,忽视学生主体的不同需求,体育教学活动即使是具有一定的教学效果,其教学效益也可能是收效甚微的。教学效益是我国体育教学改革急需探讨的一个重点课题,一是因为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二是因为学生的性别、年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 三是因为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可替代性。只有精心设计和实施有效体育教学模式,学生才能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最有价值的进步和发展。
1. 1. 3 体育教学要高效率
有效率是评判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第三个维度,有效教学理念认为,在教学有效果、有效益的前提下,还必须做到高效率。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的扉页上写道: 我们这本《大教学论》的主要目的在于: 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4]这可谓道出了教学效率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夸美纽斯教学理念的真谛。具体来说,教学效率是指在一定教学投入的情况下,产生了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大的教学收益,教学投入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用于教学活动的时间、精力和努力程度,而教学收益则指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学习收益。在学生学习收益相对恒定的情况下,教学投入越少,则教学效率越高,反之,则教学效率越低。同理,在教学投入相对恒定的情况下,学生学习收益越大,教学效率越高,反之,则教学效率越低。
1. 2 有效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厘定
1. 2. 1 教学模式概念的新近理解
教学模式研究在我国兴起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教学论学者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不过,时至今日,学者们对教学模式的概念还没有取得一致的认识,有的学者认为,教学模式即教学方法、策略体系,有的学者则认为教学模式即教学结构,还有学者把教学模式界定为理论范型、教学程序、教学计划,等等,不一而足。教学论的新近研究认为,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组织、设计和调控教学活动的方法论体系,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功能目标、结构程序、操作要领及评价。[5]
其中,指导思想是教学模式的核心与灵魂,功能目标是对教学理念的具体化,结构程序是各教学要素的序列构成,操作要领则是教学的具体步骤与策略。
1. 2. 2 有效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体育教学思想多元化局面的出现,我国学者对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日渐兴起,呈现出了运动技能传授模式、身体锻炼模式、运动技能传授为主、身体锻炼为辅的模式、注重学生心理体验的教学模式(如快乐体育模式、主动体育模式、和乐体育模式) 等主要教学模式。[6]
这几种比较典型的体育教学模式的提出与实践,为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有益的启示,同时也存在着各自较为明显的片面性。事实上,我们不应该把体育教学的功能目标割裂开来分别达成,而应是在整体构成基础上的有效实现。
从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需要出发,结合教学模式的新近成果,可以将有效体育教学模式定义为: 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为有效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根据中小学生的主体情况和客观的体育教学资源,遵循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而设计的相对稳定的体育教学的运作程序。对于这一概念,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理解: (1) "健康第一"作为有效体育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构建和实施有效体育教学模式的核心和灵魂。(2) 教学目标是对有效体育教学效果的具体化,主要包括体能发展、技能掌握、情意养成等方面的预期效果。(3) 学生的主体情况和体育教学资源构成了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其中,学生的主体需求决定着体育教学效益,而教师、体育场馆、器材设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教学资源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教学效率。(4) 运作程序是有效体育教学模式付诸实践的操作环节,是教师在具体的体育教学情境中指导学生开展体育学习的具体步骤和策略。
2 创建有效体育教学模式的主要步骤
2. 1 确立教学指导思想
确立教学指导思想是创建有效体育教学模式的第一步。
自 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来,"健康第一"一直就是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指导思想。因此,"健康第一"理所当然地是构建有效体育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正是基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新课程的设计体现了由生物体育观向三维健康观蜕变的重要理念,三维健康的教学理念同样是创建有效体育教学模式的主要依据。
2. 2 明晰目标内涵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了"体现'目标引领内容'的思想",由此可见目标设置在新课程中的重要地位。新课程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了课程总目标→学习方面目标→水平目标的三级目标体系,这一目标体系在创建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时需要进一步明确其内涵,以使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更加具有可操作性。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新课程目标体系的编制是基于以学生作为行为主体的,即学生通过体育学习预期达到的效果和收益,在有效体育教学模式中应该称之为学习目标。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