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产生肺癌的原因有哪些呢?应该怎样来预防和治疗肺癌呢?文章从不同的方向做了介绍。本文选自:《心肺血管病杂志》,《心肺血管病杂志》1982年2月由吴英凯和翁心植两位院士创刊,原名《心肺血管学报》。由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北京安贞医院主办。是以报道在心、肺、血管病的预防、医疗、科研与国际学术交流方面的成就和动态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季刊。
摘要: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疗效优于常规化疗的关键在于能增加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延长肿瘤细胞同高浓度药物的接触时间,减轻药物的全身毒副作用,显着地提高了化疗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动脉灌注化疗可以提供较静脉给药高2~6倍的药物浓度,而局部浓度增加1倍其杀灭肿瘤细胞数量可增加10倍以上,同时经导管动脉灌注又可以减少抗癌药的细胞毒性作用,减少体循环药物量及降低毒性和提高局部疗效的综合优越性。
关键词:肺癌,支气管,医学职称论文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402例中,女56例,男346例;年龄36~69岁,平均51岁。临床表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咯血、胸痛、消瘦和体重减轻等症状。本组病例均经X线胸部正侧位及体层片、经皮针刺肺活检技术、CT或MRI检查并临床病理而确诊。中心型274例,右肺癌268例,左肺癌134例;周围型128例。鳞癌295例,腺癌72例,未分化癌35例。402例经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1次者153例,2次者91例,3次者99例,4次者59例。均采用血管内介入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进行血管造影,观察肿瘤血供情况,确定肿瘤供血动脉后缓慢推注环磷酰胺800mg、阿霉素40mg、丝裂霉素8mg、卡铂300mg等联合化疗药物。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止吐剂、补液、支持疗法,一般术后1周左右即可出院。
2 结果
本组402例肺癌,对其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选择三联或四联用药方案(见表1),经介入化疗后,有效率为71%。而且临床症状均有显着改善。介入化疗药物毒性反应,主要发生在局部稍重,而全身反应极轻。例如:消化系统出现恶心、呕吐,发生率41.5%,腹痛者61.7%。对症处理后均达到满意效果。表1 肺癌介入402例化疗方案
3 讨论
本组402例当确诊肺癌时,基本失去或根本不能进行手术治疗[1~3]。应用全身化疗后效果又不甚满意,并且有部分初治及复发患者对常规化疗不敏感。主要因素是由于化疗药物对肿瘤的作用大多是非特异性的,静脉给药后全身毒副作用反应重,而肿瘤局部药物浓度不高所致。根据肺的血流由2个血管系统供应调节,肺动脉是功能性血管,支气管动脉是营养性血管。肺癌的供血主要来源于支气管动脉,尤其是中央型肺癌单独由支气管动脉供血。肺动脉参与周围性肺癌的供血,供血部位以肿瘤边缘为主;而支气管动脉以肺肿瘤中心为主。当肿瘤体积较大时,肿瘤供血也随之增多,往往产生2~3支供血动脉,可来自锁骨下动脉、内乳动脉、肋间动脉和主动脉弓部等[4~6]。肺癌支气管动脉造影主要表现为供血动脉明显增粗,末梢小分支增多,走形迂曲,受肿瘤浸润的血管壁边缘不规则,僵直,管腔狭窄或截断,即所谓包裹征,肿瘤区域出现杂乱的新生血管或血管湖[1,7]。肺癌在不同组织学类型具有一定的造影特征,例如:鳞癌灶内血管稀少,常见包裹征及B-P分流,无血管湖,肿瘤染色呈地图状;腺癌其病灶内可见血管网,常见B-P分流及血管湖,少见包裹征,肿瘤染色浓密,边缘清晰;未分化癌病灶内血管多少有变化,部分缺乏B-P分流及包裹征,肿瘤染色浓密,边缘不规则并模糊[8,9]。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基本原理为大剂量冲击化疗,目的是以高浓度的抗癌药物在短时间内杀伤大量的癌细胞。局部药物浓度远远高于静脉给药,其杀伤癌细胞的作用亦高于静脉给药。本组402例均采用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有效率达71%,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与常规化疗相比,介入治疗的不良反应轻,患者痛苦小,恢复较快。
特别在中晚期肺癌的治疗中经支气管动脉灌注抗癌药物,不但作用于肿瘤局部又可以进入肺门及纵隔的淋巴结转移灶消除肺癌的近处转移并抑制肿瘤的进一步扩散,同时具有总用量少,全身毒副作用小和持续时间短,见效快等优点。另外根据药物动力学研究非靶器官接触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靶器官对所灌注药物的生物转化能力,即所谓第一关卡效应,而常用抗癌药物的生物转化主要发生在肝脏。据此,支气管动脉灌注抗癌药物既是肿瘤的局部化疗又是一次全身化疗。现已成为肺癌综合治疗的一种手段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它可以减轻或消除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产质量,并能够有效缩小肿瘤实体[8]。本组402例在每次进行动脉灌注化疗时,对病例进行合理的选择并将灌注导管置放到距肿瘤供血动脉合适的位置,才能产生有效的治疗效果。并针对肺癌病例组织学类型的不同,而采用相应的化疗方案与多次介入治疗[9,10],主要是利用各类抗癌药物不同作用机制及作用时相,使各种药物之间互相增效,对处于细胞周期的各时相癌细胞均产生较强的杀伤作用。另外能克服肿瘤的耐药性,肿瘤的耐药性由肿瘤细胞的异质性引起,即一个原发灶的肿块由不同的细胞亚群组成,各个不同的细胞亚群的药物敏感性不同,如原发灶与浸润灶甚或转移灶之间的不同细胞亚群对药物敏感性差异更大。这样,在同一个宿主的肿瘤,有些细胞亚群可能对某种药物敏感,即具有自然抗药性。多种药物的联合与局部应用,可增加敏感的细胞亚群数,以更大限度地对所有瘤细胞进行杀灭,提高疗效[5]。
从而达到阻止DNA复制,并阻断RNA聚合酶的作用,抑制RNA合成,增强和加大抗癌作用[11]。笔者认为经动脉灌注大剂量间歇用药法较小剂量连续法的效果好。因前者杀灭肿瘤细胞数更多,而且间歇用药也有利于造血系统等正常组织的修复与补充,有利于提高机体的抗癌能力,能减少耐药性。因此联合大剂量用药与介入治疗是根据细胞增殖动力学规律,又从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毒性、抗瘤谱、用药方法等全面综合而实施的,其疗效显着[11,12]。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